农村支教创新与国际教育: 对话赵宾

“我们的口号一直是在多元化的环境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 赵宾

 

在本次采访中,赵宾先生谈到了他对农村支教和国际化教育的看法,并提出了一些可以推进和提升教育质量的建议。从协助创办“支教中国2.0”项目来为留守儿童提供可持续的陪伴教育,到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的董事,赵宾先生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他的亲身经历。

 

wesley.png

赵宾先生是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 (UWC Changshu China) 的董事和中国国家理事会成员和学生选拔统筹人。他也是 “UWC Go Make A Difference” 项目赞助人之一,提供资金鼓励全球UWC毕业生在毕业后继续筹办社区服务项目。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于2015年创立,是中国内地的第一所、全世界第15所UWC。常熟UWC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具有挑战性和转型性的教育体验。作为一所国际文凭大学预科课程学校,常熟UWC提供高质量的两年制IBDP (IB Diploma Programme) 课程和一年制预备课程。赵宾先生曾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教育。他也担任过瑞典爱生雅集团亚太区法务总监,维达纸业的董事,并兼职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硕士生导师。

赵宾先生热爱教育、支持公益,除了为UWC服务以外,他还是公益机构支教中国2.0的联合创始人和理事,该机构在46个缺乏专科老师的农村小校(教学点)搭建、改造远程教室,招募并培训160多位志愿者利用互联网通过远程视频会议为农村学校的2000多名留守儿童每周提供200多节网上美术、音乐、电脑、绘本和英语课程。支教中国2.0项目,分布在安徽省、河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陕西省、甘肃省和青海省等偏远地区。

您为什么决定协助创办 “支教中国2.0” 项目?

我是在20年前大学毕业的时候去农村做过两个星期的短期支教。临走的时候当地有个小妹妹问我 :“赵宾哥哥,你什么时候再来?” 我当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所以这20年来我一直都在想,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持续性地帮助山区那些缺乏老师的学生。大概6年前我和朋友一起用视频会议的方式启动了这个项目,用来帮助他们上课。

 

创建“支教中国2.0”项目早期时遇到过哪些困难?

开始最主要遇到的是资金和师资的问题,因为在我们刚开始做这个项目的时候还没有人做远程支教,所以大家要付钱、捐钱去给一个草根NGO来启动这个计划是有难度的。另外,我们一开始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志愿者老师,因为体制内学校的老师都很忙,他们不会再有额外上课的时间。我们服务的是支持缺乏老师的农村学校。这些村小平常也是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上课,而要体制内的公立中学老师能够抽出时间来帮他们上课是不现实的。所以到哪里去找一些志愿者也是我们刚开始时候遇到的难题。

 

目前已有160多名志愿者加入了“支教中国2.0” 项目并为46个农村学校的学生提供远程课程教育。这对农村教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对当地最主要是两个不同的影响。第一、对于留守儿童而言,他们变得更活泼、勇于发言并愿意去探索新的知识。第二、对于当地的老师方面,他们看到了和原来不一样的教育教学方法,而他们也更愿意去尝试这些新的教学方法。这是我们看到的对当地老师和学生的最大影响。在这里,对于志愿者方面我也想讲一下。我们网上的志愿者老师通过与农村的老师和孩子接触之后对农村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发现这份志愿者服务更能体现他们的人生意义。因为很多我们的网上志愿者老师平时要不就是全职妈妈、要不就是一个白领,所以他们在上班下班或者带孩子之余能够用他们的知识为其他人带来不一样的改变,这能够体现出他们自己更多的人生意义。

 

您是否觉得目前社会对农村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度不够? 您认为农村的孩子们在教育方面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的。我觉得现在的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不够,尤其是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因为农村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都在城市里打工,很少有机会跟自己的孩子面对面地沟通。所以我们看到在心理健康成长方面,留守儿童跟城市里的孩子非常不一样。在村一级的村小主要的问题是缺乏美术音乐这些对心理健康成长很有帮助的老师,因为大部分会音乐和美术的老师都不愿意留在农村,而镇一级的中心小学里尽管条件好一点有美术和音乐老师,但很多都是大班,一个班里有五六十人甚至更多。这么大的班级很难照顾到个体的心理成长需求。

 

您怎么看线上教学的优缺点?

我一直坚持如果当地有老师的话,当地老师面对面的教学比线上教学互动性来得更好。一般的农村都会缺乏英语、美术、音乐、电脑方面的老师,他们不缺语文和数学方面的老师,因此我们不在线上教语文和数学。我们对自己的定位是解决一个从0到1的问题,是有和没有的问题。我们没有资源解决60分到80分的问题。因为对于农村的留守儿童来说,他不光是一个学术上的、知识上的增长,更多的是一个互动和心理方面的成长。

对在线教育的发展您有什么样的建议? “支教中国2.0”未来还有哪些打算?

我觉得线上教育应该是针对不同情况而采用不同形式的教育,就像我们在服务农村留守儿童村小时,更多的是关注心理健康成长。我们这种一个老师和一个小班班级的实时线上互动,效果就非常好。然而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知识点,并不是一定要跟网上的老师有太多的互动,所以采取一些如名师录播的课程,是很有效果的。具体来说初中生怎么样、高中生怎么样、什么样的情况适合用互动、什么样的科目可以用名师录播,这个也是因时制宜的。要看具体情况而定。

在策略方面,因为我们是个草根NGO,我们无法覆盖全中国所有缺乏老师的村小,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把我们的小班互动形远程教室做成示范点,展示给更大的NGO甚至政府看,让他们觉得远程支教这个模式是可行的,进而希望由政府或者更大的NGO来解决更大规模范围的问题。我相信农村缺乏老师并不是只在中国存在的问题,全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的村小都缺乏老师。远程教育这个模式在中国可行,那在全世界各地都可行。所以我希望将来能够用“支教中国2.0”来给别人作为一个示范点,把这个模式在全世界推广出来。

您是“中国常熟世界联合学院”的董事和“中国国家理事会”成员和学生选拔统筹人。“常熟UWC”因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文化的学习生活环境而知名。在学生成长教育方面,多元文化环境相对于单一文化环境的优势在哪里?

多元化对于单一化的明显优势是, 我们不知道在一个高速变化又极具多样性的社会里面,加上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十年之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很难说有一种方法或者一套真理是十年之后就一定能用的。我们的教育方法更多是展现多元化给学生看,希望学生在多元化的环境里边找寻到最适合自己,认为对自己最有用的一套方法来让自己成长。我们的口号一直是在多元化的环境里边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探索不同的多元文化思想方式之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道路走。

在2019年,常熟UWC有来自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80名学生。这些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学生面对多元文化是如何克服交流障碍的? 

克服障碍肯定是需要的。 因为我们所打造的并不是一个完美乐园式的迪斯尼乐园。不同文化在一起生活是有坑坑洼洼和碰撞的。我们更像是打造一个浓缩的多元现实社会,然后在学校里我们会有不同的机制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比如说我们有一些体验式学习的生活技能课程是教会学生怎样与人交流,如何去应对那些不同文化产生的矛盾,怎样提出你的问题和需求,如何去妥协,什么时候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如何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如何抗压,怎么做时间管理等。因为很多时候与人交流的问题并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两个人的情绪。这些方方面面我们都会在生活技能课程中有所关注。我们的住宿环里边有导师和住宿部门的负责老师,在UWC的一个氛围里面和同学老师们的互相帮助下,学生和老师们都能面对不同的困难、解决不同的矛盾。希望大家不要因为看到这个矛盾而害怕,要迎难而上,在各种矛盾和冲突中学习到怎么样去妥协,怎么样去构建一个更和平的将来。

您对国际教育组织和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有什么建议? 

我希望看到国际化的教育和工作者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需求来多做一些个性化的教育,启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在做一条英语独木桥。现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国际化教育已经沦为洋高考,在中国很多的教育机构或者老师是用高考应试的方式来做国际教育。这样的话就把原本希望能够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大程度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变成了一种模式化灌输式教育,用一个模子来做一个一个一样的标准化部件。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回到教育的本质,多做一些适合学生自己的个性化的教育,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很好了解自己,了解世界,进而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重要提示:

如您对支教感兴趣并具有美术、音乐、科学、绘本、儿童心理、英语和电脑等课程有关的知识或教学背景,即可报名支教中国2.0远程支教项目。

了解更多招募内容请点击此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BUGOx1NABo5_E5cNMF38A

您也可以关注支教中国2.0项目网站: http://www.ngopvo.org/

谢谢!

访谈者:樊怡宁

Previous
Previous

培养具有公益之心的小小世界公民:对话燕柏彤

Next
Next

友谊与Frienshipology:对话李名信